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之窗 >> 宣传教育 >> 正文
“三个依托”助推廉洁村居建设
时间:2021/10/22  来源: 岐山县纪委监委   作者:祝永亮   点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市关于推进廉洁村居建设的部署要求,岐山县纪委监委依托本土历史文化、依托村史家风馆、依托特色活动载体,充分挖掘优良家风家训,打造农村清廉文化品牌,助推“廉洁村居”建设,让廉政之风在岐山更加兴盛,让“清廉文化”根植人心。

依托历史文化,涵养廉洁清风。在岐山县城西南有一村,村中自古有一亭名曰“召亭”,该村因而命名为召亭村。相传,这里是西周王室召公姬奭的封地,被誉为中国“廉吏始祖”的召公曾在甘棠树下处理公务。岐山县纪委监委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中蕴含的清廉元素,以召公“甘棠遗爱”勤廉教育基地为载体,以“甘棠遗爱、勤廉齐家”为主题,建设勤廉教育“示范点”,打造“一树一区一路一室一广场”,将弘扬廉洁文化与建设“廉洁村居”紧密结合,通过设施更新、典型塑造、精神提炼,持续拓展廉洁文化品牌的内涵和外延,让勤政廉政之风代代相传,影响后世人,教育当代人,为有效推进“廉洁村居”建设注入了新活力,逐渐成为教育村民的“廉洁村居”新阵地。

依托百年祠堂,劲吹廉洁民风。初秋的蒲村村邢氏祠堂在雨后显得古朴而庄严,祠堂外的家风一条街上花团锦簇,劳作了一天的邢家村民来到祠堂门口,他们要在这里开展“好家风”评议活动。“懂大礼、勤耕作、和待人、善行事、知章法、听政令、孝宗长、亲幼下”,在集体诵读完“邢氏家训”之后,村党支部书记邢宝恩带领村民学习《习仲勋的家风故事》,对全村涌现出的好家风进行现场评议并制牌上墙……如今,像“邢氏祠堂”这样以家规家训为主线的家风教育基地已被岐山县纪委监委充分挖掘,延伸至岐山的各个村落,将代代相传的优秀家风祖训传承下来,形成乡规民约挂在祠堂,把祠堂变成了农村宣传廉洁民风的“廉洁村居”主阵地。像邢氏祠堂这样的家风家训馆在岐山还有很多,全县已建成村级家风家训馆101个。

依托活动载体,营造廉洁家风。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岐山县纪委监委依托“家风建设主题活动,先后举办“一封家书寄清风”主题征文活动,通过发出一封家书倡议书、征集一批清廉家风故事、互致一条廉洁短信寄语、开展一场家风教育主题讲座等一系列活动,传承祖辈留下的良好家风,争做好家风的引领者、守护者、坚守者。开展 “好家风、好家训”书法下乡活动,家风、家教、家规、家训主题楹联征集活动, “好婆婆、好媳妇”、“身边好人”评选活动,清风满家家庭、“最美家庭”、“最美庭院”创建活动,“红色家风进千家”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突出典型驱动,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村民崇德向善,让先进成为建设“廉洁村居”的中坚力量,使家庭成为“廉洁村居”重阵地。


上一篇:岐山:举办“德润西岐 清风传家”——诸葛亮《诫子书》全国书法精品展

下一篇:蒲村镇开展“红色家风进千家”主题实践活动

CopyRight 岐山县纪委 AllRights Reserved
投诉信箱:qsjjxf2009@163.com   举报信箱:qsjjxf2009@163.com   版权所有:岐山纪检监察网 
联系地址:宝鸡市岐山县凤鸣西路51号  电话:0917-8212143  备案号:陕ICP备19025492号-2